国旗下讲话 | 珍爱生命,向光而生,让青春不“毒”行

旭日东升,其道大光。微风拂面,我们又迎来了庄重而神圣的升旗仪式。新纪元国护队的学子们昂首挺胸,迈着整齐有序的步伐护送国旗进场。庄严嘹亮的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冉冉升起、随风飘扬,全体师生满怀崇高敬意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充满自信,彰显着新纪元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本周的升旗仪式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开展禁毒专题系列教育活动,全面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增强我校青少年拒毒、防毒安全意识,营造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

仝处长强调:“毒品猛于虎”,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毒品问题,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毒品的蔓延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毒品犹如洪水猛兽,不断扰乱社会,破坏家庭,也使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一个个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吞噬,美满的家庭顿失天伦之乐而变得负债累累,甚至家破人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最美丽的年华,是人生辉煌的起点,我们要珍惜生命,自觉远离毒品,与毒品作坚决的斗争,积极有效地预防毒品、远离毒品:要主动了解毒品知识,懂得毒品的危害性;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吸毒即违法的道理,坚持学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追求享受,不寻求刺激,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能解脱烦恼和痛苦、能给人带来快乐等花言巧语,提高自我辨别力;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发现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第一时间报告公安机关。

人生不“毒”行,禁毒我先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子们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帮助我校学子们树立与毒品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禁毒的积极性,我校携手灞桥区公安局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现场,警官们用仿真毒品模型为学子们详细讲解了毒品的种类,特别强调第三代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让学子们对毒品的种类和特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知道如何辨识新型毒品。禁毒警官们通过模型器官对比、引导解读宣传册等方式,让学子们明白青少年吸食毒品后对个人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的巨大危害,告诫同学们要杜绝猎奇心理,远离高危场所,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赠予的东西,自觉抵制毒品。

此次校园禁毒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广大学子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了他们识毒辨毒的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帮助学子们树立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学子们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将禁毒知识带回家、带回社区,起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全称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毒品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

毒品有哪些危害

一、危害身心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

据统计,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短10—15年。25%吸毒成瘾者在开始吸毒10—20年后死亡。

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毒品的成瘾性主要取决于毒品的“精神依赖性”(即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心理渴求),因此,吸毒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3.吸毒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吸毒会出现兴奋,狂躁、抑郁、幻觉(尤其是被害幻想)等精神病症状,容易引发自残、自杀行为和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二、危害家庭

1.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

2.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吸毒需要大量的金钱,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就算是富裕的家庭,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一人吸毒,全家遭难”。

3.吸毒贻害后代。妇女怀孕期间吸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痴呆。

三、危害社会

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耗尽个人和家庭的财产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会铤而走险,走上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进而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稳定。